从源头说,我军打仗有两种打法,一是毛主席打法,二是徐向前打法
在中国近现代的历史上,人民解放战争能迅速取得胜利,主要靠的是我军采取的两种战术。一种是按照毛主席的指示,“各自为战,各显神通”。另一种则是徐向前提出的“围住一处,引诱援兵,再打援兵”。
毛主席的军事本领到底有多厉害呢?徐向前又具备哪些军事才能,能够和主席相提并论呢?
毛主席的军事思想,主要就是掌握战争的主动权,要打得灵活、快速,不让敌人有半点休息的时间,还要狠狠地打击敌人。
毛主席的“用兵如神”真是名不虚传,就连后来的那十位大元帅,也对毛主席的军事才能佩服得不得了。
毛主席真正厉害的地方是,他虽然不在战斗的最前线,但所有事情都在他的精心策划和掌握之中,就像活着的诸葛亮一样智慧。每当我军将领碰到左右为难的关头,毛主席总能给他们指点迷津。
最终事实证明,毛主席的预料一点没错。
在解放战争那会儿,毛主席虽然不在前线打仗,但在后方也是忙得团团转,不停地发电报。特别是三大战役期间,毛主席竟然给前线发了408封电报呢。
说白了,就是每天都会发出去三封信!锦州战役一开始,林彪就变得犹豫不决,拿不定主意。毛主席是个果断的人,他一口气发了100多封电报催林彪,可林彪还是没啥反应,就是不听中央军委的指挥。
最后,主席都等得不耐烦了,在电报里直截了当地说:“林彪这家伙真是太胆小了。”可能这话激到了林彪,他才下定决心要打这一仗。
多亏了毛主席在后方的调度,我军才能在东北把敌人围得像瓮中之鳖,这样一来,大批消灭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就有了保障。毛主席的指挥能力,那真的是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。
毛主席曾给过我们党和军队里的很多杰出将领指点,粟裕因为很受毛主席赏识,所以也经常得到他的教导。
粟裕在部队里很有威望,大家都很敬重他。就算他如此能干,到了关键时候也还是要向毛主席请教。
有一次,粟裕在惠民呆了二十多天都没啥动静,毛主席急了,直接发了封电报过来说:“国民党军队正使劲往刘邓那边挤,刘邓大军在大别山可能站不住脚了……你们得赶紧过河,全力去帮刘邓大军一把。”就是这句话,让粟裕一下子想通了。
还有,毛主席指挥打仗的本领,其他指挥官都比不上。就拿四渡赤水来说,他运用战术指挥得那叫一个自如,被大家称赞为世上少有的战争绝活儿。这事儿后来还被各国的顶尖军事专家们,反反复复研究了几十年。
说白了,毛主席很擅长从大处着眼,小处着手,从而掌握战争的主动权。到了1949年6月,国民党的主力军差不多被打垮了,解放军正准备向西北进军。
但毛主席还是很小心,特意给彭德怀发了封电报,叮嘱他“绝对不能小看二马”。
彭德怀对主席提的问题特别上心,他留意到二马部队宗教氛围很浓,部队里步兵和骑兵各占一半,很会在高原上打仗。
用辩证的眼光来看,一支部队看上去很厉害,但其实只是相对而言。这支部队并没有那么难对付,我们可不能被它的外表给唬住了。
所以说,毛主席带兵打仗的想法,哪怕到现在,也是打信息化战争时不能少的重要思路。
主席的打仗方法真让人佩服,徐向前呢,在主席的基础上又搞出了新花样,这也成了我们军队的第二种战术。
徐向前来自普通家庭,他在我军历史上创造了许多“首次”。徐帅的作战方式别具一格。早在红军时期,徐向前就喜欢独自钻研战略和战术。
双桥镇战斗开始后,徐帅亲自指挥红军,把敌人一个师全给打垮了,这事儿在当时可真让人不敢相信。
苏家埠大捷那会儿,徐帅想出了个新招,叫“围住一点,再打来支援的敌人”。这几场仗,足以看出徐帅的军事才能真厉害。
另外,徐向前在政治上也十分可靠。1935年6月,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四川顺利会合后,中央决定兵分两路继续往北走。
可就在这时,张国焘却对中央的决定有不同看法,还想对友军动手,自己再搞一个中央出来。
徐向前挺身而出,大声问道:“红军咋能打红军呢?这说得通吗?不管怎样,就是不能打!”在我党面临严峻考验的时候,徐向前毅然决然地站在党中央一边,全力支持党的战略决策。
徐向前特别看重和兄弟部队之间的协作。他领导有方,让好多部队的打仗本事越来越强,军官和士兵之间配合得也特别默契。
所以,要打赢一场战争,主要靠的是军队的行动能力和咱们自己的战术安排。
徐向前依靠自己,坚持“自个儿打胜仗”,他指挥时既相信自己也很果敢,因此好多回在战场上用少数人打败了敌军,取得大胜。
到了解放战争那会儿,徐向前还是坚持他自己的打法。晋中战役一开始,对上了在山西占山为王的阎锡山,徐向前像秋风扫落叶一样,一下子干掉了晋绥军十多万人。这场仗,把国共两边都惊得不轻。
所以,如果真的要比个高低,在所有的开国将帅里,可能只有能独挑大梁的徐向前徐帅,在军事才能上能和毛主席不相上下,其余的将领或多或少都差点意思。
不过在打仗的方法上,他们俩有很大的不同。毛主席主张依靠老百姓来打仗,所以特别看重让大家都参与进来。他提倡的游击战,就是利用敌人的短板,时真时假,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跟敌人周旋。
徐帅更喜欢用围点打援这一招,这样既能清楚地看出战场形势怎么变,也能让我军更容易找到敌人的软肋,让敌人忙得团团转。
在苏家埠战役里,徐向前特别聪明,他巧妙地把敌军的主力引到北边,接着马上带兵围攻,最终成功地把敌人团团围住并打败了他们。
毛主席的高瞻远瞩和徐向前的灵活打法完美配合,总能在紧要关头助我军赢得胜利。
解放战争一开始,毛主席很快就为东北、华北、华东这些战区定好了打仗的计划,徐向前就是负责指挥这些战场上大战的总司令。他们配合默契,让解放战争能够一路胜利进行下去。
人民解放战争能迅速取得胜利,全靠毛主席和徐帅的出色军事指挥。这让我们在众多的战斗中屡屡获胜,也为后来的国家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他们的打仗方法告诉我们,得敢于尝试新点子,自己动手才能找到真理。碰到难题时,别守着老一套不放,得赶紧想出新招来应对!

